社区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实践研究_衡阳社会科学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 >成果展示 >社区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实践研究

社区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实践研究

——以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

    访问量:1356    发布时间:2020-11-01    【字体:

项目编号:2016B(Ⅱ)004                              

成果形式:论文、研究报告

项目负责人姓名及其单位、职称:王静,衡阳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研究成果概要

社区教育是各类主体开展社区工作的重要载体,并非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教育是国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维护基层稳定方面,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的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文明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社区教育是助力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课题主要以终身教育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着眼于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通过深入研究社区教育的基本功能,发掘社区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潜在作用,同时,按照习近平主席“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为基本标尺,从衡阳市社区教育的功能及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状出发,探索社区教育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把文明创建的主体“人”,这种最基本的社会成员落脚在社区这个基本单元中,把文明城市创建落脚在社区教育中,让社区教育来实现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提升,进而助推文明城市的创建。

1.社区教育是培植公民社会源文化的有效载体。社区教育的对象即社区居民就是公民社会的主要角色,通过深化社区教育的内容,在对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职业技能及素养方面提供教育服务时,努力与公德教育、素质教育、市民教育等相结合,培植以健康文明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文化,从而为实现终身学习背景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社区教育是提高公众参与社会事项效果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活动的平台,在学习活动的互动中,原本处于零散状态的社区居民逐渐聚集,慢慢转变为社区学习团队中的主要成员,随着持续的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社区共同体由此形成,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无形之中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参与社会公共事项的意愿也相应地被激发,内在动力被激活,主动参与,自我约束,模范带头的效果就会越明显,对整个社会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社区教育是促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力手段。基层政府可以借助于社区教育平台,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沟通机制,有效地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开设文明城市创建相关专题讲座,针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注意事项及问题做专题讲解,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并快速地反馈问题,提供解决办法,有效地调整对策。我市的社区教育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2016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相约文明”市民大宣讲,2019年又以“衡阳群众”品牌创建为契机,在全市社区开展了“衡阳群众”送教活动,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二是从社区居民中选拔威信较高的居民到社区教育定点培训基地定期进行培训,然后由这些居民到所在社区去宣讲相关的政策及知识,增强主人翁意识,拉近与居民的距离。三是将文明创建、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纳入社区教育的常规教学内容。

[打印本文]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