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在场主义_衡阳社会科学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 >批评的在场主义

批评的在场主义

    访问量:654    发布时间:2021-11-15    【字体:

编者按:《批评的在场主义》作者任东华,本名任美衡,衡阳师范学院教授。本书系衡阳市社会科学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编号2019CBZ(三)04。本书紧紧聚焦于文学、主体与方法的“在场”并以其为理论视角,充分立足于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与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综合——创新与跨文化比较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意识形态批评与艺术生产理论方法及其结合,广泛地涉及了二十年以来(1999-2019)诗歌、散文与小说等文化创作之典型性,新世纪文学、网络文学、当前文学景观与茅盾文学奖等文学现象之复杂化,以及批评主体、批评实践与中国化批评诗学建设等文坛热点之影响力,从立体性、逻辑层面与文学史坐标方面,进行点面结合的呈现与创造性转化,并纲要式地演绎了在场主义批评诗学的基本逻辑、潜在框架与积极面向,从面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转型及其现货化走势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解读与显影。

 

 

在场主义批评的实践与探索

——读任东华的《批评的在场主义》

罗宗宇

近期,人民日报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系列丛书。该工程2012年湖南省文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主要以培训、交流、宣传推介、项目资助等扶持方式,着力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促进湖南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点项目。其中,在2019年度扶持项目中,就有任东华的专著《批评的在场主义》。

首先,该着表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自进入文学现场以来,东华就力推在场主义批评。从理论破维到实践的突进,他始终充满了理性的激情,并养成了内在的问题意识。在著作中,他立足于文学批评的现场与前沿,发现并烛照现实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思考。由于问题的繁杂与多变,给批评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与困惑,但他总是能够迎难而上,以不同文体为对象,既广泛而深入地展现各类问题的表象与实质,又从文学现实出发予以具体解决,呈现出普遍性思维,力图在对个案的剖析中,帮助发现、概括与归纳有关在场批评的基本规律。因此,无论是针对文学现象与文学创作,还是批评家与批评著作,尽管对象有别、标准各异,但他的问题指向是明确的、肯定的,也是极为聚焦的。在批评实践中,他始终贯彻着“性质辨析,方法选择,效果测度”等原则精神,小问题小解决,大问题大解决,有意识地从现象到本质、从方法到原理、从案例到体系、从在场到顶层地建构“问题诗学”。尽管限于在场与批评的具体化,“问题诗学”并非完整,但仍散见于各个篇章中“流光溢彩”,给我们带来别样的触动与沉思。

如对文学批评的“时尚化”与“媚俗化”等问题,他在《当前文学批评症候分析》一文中认为,只有回到“人”的审美层面、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实行规律批判与重建才是其重生之道。在《新世纪文学的理论建构》一文中,作者从新世纪文学之概念是如何生成的、与其他文学概念之关联性及其主体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对“新世纪文学”作了全方位的学理辨析与评判,有助于新世纪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以及对网络文学是否可以作为新兴文体之争议,网络文学奖助方式该走什么样的方向,如何从学术角度对网络文学及其价值进行估测与文学史定位,在《网络文学奖助体系辨证》等文中,他也作了清晰地梳理与辩证地解答。

其次,该着还表现了鲜明的主体性格。东华有自己的批评观和批评立场,如他自己所言,那就是批评的在场主义,或者说“在场批评”,这是纯真、纯粹、纯洁的文学批评。它主张对作家主体的介入,如批评家批评和学术批评;也是对当下现实的介入,如文体批评和现象批评。这种批评是本真的批评,也是呈现鲜明主体性的批评,它将现象扫描与典型概括有机结合,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互参照,直面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的问题缺陷,有“的”放矢,触及到文学实践的关节点,既有主体性,也有学理性。

东华对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之理解与建构,始终有着强烈的个性与别样的努力的,他对文学的主体性也就有了独具特色的解读与阐释:创作者的主体性是“超我”,位于文格结构的核心层,向往完善,遵循道德原则;接受对象的主体性是“本我”,位于文格结构的外围层,服从欲望,遵循本能原则;而批评家的主体性则是“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矛盾,遵循现实原则。这种观念与想法,未必正确与成熟,也可见仁见智,但他却乐此不疲。如分析雷达的新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认为批评主体依靠智慧、勤奋与才情,紧密地跟踪着当代文学在新时期以来的曲折发展,不仅对重要作品作家、文学现象与思潮予以及时评论,而且对文学批评在主题、思维、标准及批开放精神等方面进行自觉地思考和建构,但其批评在宏观的学理总结方面仍有待深化,这种不囿于师生身份作出的具有鲜明主体性的论断确实难得。在奖项批评、学术批评等文中,他也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表达了对“文学的主体性”的实践与开拓。

其三,该着还表现了自觉的学科意识。学院派出身的东华对文学批评始终有着学科建设情结,他曾自谦处在三线城市与地方院校,欠缺过人的才华与智慧,不敏于瞬息万变的文学前沿。事实上,他一直对文学批评进行实诚、敏锐与勤奋的耕耘,他从茅盾文学奖研究伊始,就非常关注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之解剖与辨析,并有意识地走向文学评价学之建构。在他的批评实践中,他总是孜孜不倦地贯彻之,无论是从理论、实践和案例,还是从制度、对象与方法;无论是从主客体、内外、宏观与微观,还是从文本、多学科与价值取向;无论是从队伍建设、学术精神、学理传承及标准建立,还是从概念、范畴、体系之设计等,他都尽力参与其中,勉力推动文学评价学之萌芽、壮大与完善。

二十年来,东华扎实的批评感悟与认知,使他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那就是坚持聚精会神“谋划”当代文学评价学,如他提出茅盾文学奖的性格、精神及建构茅盾文学奖美学,则是有意识地对文学评价学进行拓展实践;对雷达的中国化批评诗学、张炯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则是从典型个案入手有效深化当代文学评价学的建设;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创作的在场关注,以及对文学批评基本的精神流脉及其内核、当下的精神症候及其伦理的探讨,既是对个体化文学评价理念的显影,也是对如何进行合理的学术评价的掘进。

由于体例原因,东华没有在著作中对文学评价学作体大思深的理论论证,但其批评实践所呈现的核心元素、方法运用与制度形成,无疑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参考。我相信,以丰富的批评实践为基础,东华将会为文学评价学的理论建设作出更多探索性贡献。

(本文作者罗宗宇,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打印本文]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