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视角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_衡阳社会科学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 >成果展示 >知行合一视角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知行合一视角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访问量:121    发布时间:2023-03-30    【字体:


知行合一视角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研究

管小六1,管河山2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自信为王船山知行观思想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众多冲击,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实情从践行主体的内在需求、搭建践行平台和评价机制探讨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知行观;家国情怀;培养

 

    王船山知行观系统阐述了知行观的内涵和逻辑,其“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观点对后人的影响颇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自信和知行观的论述,掀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潮[1],这为我国传统文化——王船山知行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大学生来说,家国情怀包含了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等丰富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做到知行合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应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现代知行观,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知行合一,并上升成为其生活常态,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王船山“知行合一”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新时代知行观的理论研究,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家国情怀培养概述

    王船山知行观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知行合一”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社会进步和文化自信发挥着积极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梁娜娜研究了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从个人、高校、社会等多方面发力,才能自觉与中国梦同心同向同行[2]。“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人民至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对“知行合一”既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深化,更有真切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精彩论述尤其集中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当代大学生理应积极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做到知行合一。

    二、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主要是靠思政教育途径,通过政治形势与公共政策政治课、公共管理政治课等帮助大学生快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但是将家国情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推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仍然任重而道远。然而高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往往被淡化,即使有家国情怀的教育,但大多数对理论理解得较为肤浅。在生活和工作的实践中践行状况仍然堪忧,当课程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出现较大的差别时,会削弱学校家国情怀培育的效果。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就是爱国、爱党、爱家,坚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文化自信,仅依靠课程知识的学习不能有效地引起全国大学生的强烈思想共鸣,激发其家国情感。

    高校师生的家国情怀培养都有必要,且应该相互促进,做到与时俱进。进入移动互联网教育时代后,没有一个所谓的传统教育者和所谓受教育者;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对等的,突破了传统的定向传授信息的关系,双向互动、平等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造成影响:一方面,一些网络媒体捕风捉影、歪曲事实容易误导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部分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中渗透影响了中国大学生以维护国家人民利益为核心的中国民族主义价值观的知行合一,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意识取向发生变化,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爱国、爱家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国情怀观念的正面传播。

    三、王船山知行观

    宋代的程朱学派首先建立了知先行后的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知识和道德观念都是先天固有的,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程颐认为知在先,行在后,知依赖于行,行则是知的必然结果。而王船山提出的“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观点,把行的重要性和首要性显著地提出来,行是知的来源和基础。王船山知行观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行为体,知为用:“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在知行关系上,王船山认为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知起着决定作用,知源于行。换句话说,知只有在行中运用才能直接得到反映其本质的知识内容和法律规定,才能获得其存在的意义。一个人不去行就不能说自己知道,一个人从不知到得知,由知道道理的浅薄到深渊都是通过不断践行实践得来的。换句话说,在哲学本体论的领域,行比被认知更为根本。

    第二,行统辖知:“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为体、知为用本体架构决定了在知与行的矛盾关系中,二者的功能、价值和地位不能等同视之。为了充分突出行对行与知的哲学优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王船山独创性地首次提出了行对知可以“兼知”“统知”,而行对知识则不可”兼行”的哲学观点。首先,人们格物、穷理最终目的是达到事功效果,并不是以纯粹的伦理之知为要务。其次,施行于君民、亲友、父子之间的民族国家政治伦理之中的理和道可日深日明。因为只有用心真正地去行,才一定认为可以在行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就可以转变从行为人不知转变为行为人所知,由行的浅和知之浅进而可以达到行的深和知之深广;“行可有知之效”,在践行中达到预期目的,有事理存在的依据,说明知是成立的,没有达到效果,就值得推敲,直到找到依据或能达到应有的事功才能成立。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不断更新核验和实践才能真正地使社会道德得到人们的广泛认知;“知不得有行之效”,认知之理再精致详尽,内心再如何澄明敞亮,而不去付之行动,不会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只有力行了,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认知的东西才能转化为实际之物。

    第三,行是检验知的标准:“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这个论断主要有两层含义:首先,行是知的目的, 知的目的在于行,不去行,知就没有价值,知也等于不知。知只有通过指导行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使所行皆顺。其次,对行决定知的强调必然要有逻辑地得出知的内容客观性和真实性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知行一致者若吻合,则为觉悟真知,若知在行中无法得到验证,则非真知。真知可以作为一种真理被保存下来,可以用于指导行,错误的真理认识被加以抛弃或者是对在行中的错误重新修改。正因为如此,行是知的检验标准便成了唯一可能的结论。

    第四,知反作用于行:“喻之深,察之广,行必安焉。”事物认识得越深入透彻、越深刻周全,则行动越果断笃实,即使事物不是按照既定方案发展,也能对其变化趋势和规律有所预测,从而在变化面前不慌乱,能固守初心。也就是说,要有欲望、动机、方法的支配和指导,行才会有结果,才能成功。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王船山用“知行相资以为用“表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与人知识德行相通的资才真正可以为人所用。人类的知、行在王船山看来是二者的相容互促中“终始不相离”:一方面,行决定知,行是知的目的。通过行,由不知而知;另一方面,知指导行,知为行指明行动的方向,点亮前进的道路,提高行的成功率。之后,再由行致知,知资行。

    四、知行观视角下的家国情怀培养

    (一)知行转化需要激发践行主体的内在需要

    “盖行者,其志也”。王船山在强调“行”对“知”的本体性决定意义时,同样重视“志”对“行”的重要性。这里的“志”就是践行主体的行动动机和践行意志。循此理,高校要建立家国情怀培育的知行合一转化的长效机制,首先就要充分激发作为践行活动主体的“志”,即践行主体内在践行需要,而这一点正是高校在培育家国情怀实践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当前高校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时容易忽视主体对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注重价值观德目化理论化,忽视价值观形象化生活化;注重灌输、忽视引导。要扭转这种把践行主体“客体化”,把践行内容“主体化”的不当局面,有效满足践行主体“志”的需要,就应该从多个方面加以重视。

    第一,价值观科学性与价值观践行主体相结合,注重价值观需求满足的个体性和自觉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家国情怀的培育离不开核心价值观本身深厚凝练的理论科学性,但是这个外因可能只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内因才真正是决定事物不断发展的基本根据。价值观能否为主体所认同内化,最终取决于能否激发和满足不同主体的价值观需求,取决于价值观需求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与平衡。

    第二,价值观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注重价值观解读宣传的生活性与亲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核和最高价值抽象,这就直接决定了这种抽象性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但是,道德的知识一定是经由经验而来,脱离实践和生活,获得的知识只能是“伪知识”抽象的价值观理论,需要融入践行主体的“生活世界”,要通过形象性直观化的方式加以展示,才能得到最有效最有张力的诠释。

    第三,价值观念的灌输与内隐式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对价值观念的解读能使宣传具有彻底性和批判性。灌输式教育是党宣传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当前解读宣传核心价值观所必需的。在采取灌输式教育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隐形课程的思想教育资源。内隐式学习教育应主动探索激发活动主体的内在学习需要,把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观念融入发展到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文学艺术形态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多元化价值观的辨别力和批判力,在自然和缓的情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家国情怀培育。实践证明,灌输式知识教育和内隐式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培育我国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知行合一。

    (二)知行转化需要搭建践行平台和评价机制

    “躬行为起化之原”,王船山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之本是个人的道德践行。同时他也指出“行”也是检验“知”的标准,“力行而后知之真”。当前,各高校都很重视家国情怀的培育和践行,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不可否认在践行中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体系与学生工作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沟通形成完美合力,使得践行常常出现“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现象;注重场面,忽视效果,学生“被践行”而不是主动践行;注重短期践行,忽视长效机制建立。这就切实需要在探索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知行合一的长效机制时,必须为大学生搭建可持续的实践活动转化平台,营造浓厚的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活动践行氛围。

    第一,要做到行得“真”。在设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大学生感觉所设计的活动是他们真需要、真喜欢的。比如“西部支教志愿者计划”、大型赛会的礼仪和志愿者、爱护老人的家庭美德传播等,就很好地实现了这一标准。

    第二,要做到行得“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只是人们的内心价值范导,更应该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估的指标体系,如围绕个人层面的爱党、爱国、爱家等指标进行必要的量化考核,这样能够把家国情怀教践行这一“虚功”落实、落细、落小。

    (三)结合实情探索家国情感的培养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教育密不可分。拓展信息渠道,依靠互联网进行家国情怀培育。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后时间使用腾讯会议、微信群、QQ群、微课和慕课等网络课堂渠道,进行线上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视频在线进行交流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拓展课程思政,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升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户外授课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和拓展,丰富并提高新时代高校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不仅可以在传统的课堂上上课,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家国情怀的真谛,并赋之实践。

    五、结束语

    王船山知行观中关于“行可兼知”的思想为高校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学生思政素养的培育要突出“行”,以行动强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体会,并在实际行动中进行指导和实践,做到内化于心,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在峰. 知而能之知行合一: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看习近平的知行观[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8): 109.

[2] 梁娜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行合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太原: 中北大学, 2019.

 

(作者单位:1湖南交通工程学院,2南华大学。本文系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D003。


[打印本文]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