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许凌云
摘 要:围绕衡阳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首先介绍融合发展背景与重要意义,能够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在新行业环境下的长效发展。其次总结融合发展现状,了解衡阳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基本情况。最后,提出解决泛数字化问题、完善行业制度规范、政府部门出台发展政策、优化顶层设计、健全产业政策体系五点解决对策,为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总结了经验,目的推动衡阳文旅产业向数字化的转型。
关键词:衡阳;文旅产业;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21世纪代表着信息化、大数据的发展,各项技术的发展成为文旅产业改革不能忽略的因素,例如文旅行业开始纷纷搭建大数据平台和虚拟博物馆,作为新形式的文旅产品,不仅创新了管理模式,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新服务,改变原本单线程服务模式,将现实和虚拟世界混合紧密联系。衡阳地区的数字经济除了与文旅产业的一些要素相结合之外,也为行业生态发展开辟了多元化的实践路径。根据当地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额融合发展现状,数字文旅为前提的“文旅”“数字”均是以“经济”为服务对象,并且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逻辑需求相符。出于对经济发展、意识形态要求的开率,行业要想将所有要素有效叠加与统筹存在难度,导致当地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没有深入实践。所以,对于衡阳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进度,需要探索能够引导现实和解释现实的理论模式,总结可行性高的融合发展对策。
一、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背景
现阶段在社会综合发展进程中,逐渐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关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对象开展技术革命,也是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向新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该环境下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创新不可缺少的动力而存在。根据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布信息,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为326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我国位居数字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规模为54万亿美元。由此可见,数字技术除了作为技术要素提高生产率,还是必须要重视的经济发展模式、思维方式,为经济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提供支持,并且促进了产业融合。
我国从2018年开始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迄今为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在新形势、新问题背景下,为了激发文化与旅游行业的消费潜力,国务院正式提出了“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的建议,即“2022年,建设30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在此措施的引领下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程中,必然会成为今后衡阳地区相关行业发展的重点。
二、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价值
(一) 为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方法
经济运行矛盾多集中在供给侧这一层面,例如产能大量过剩或者是有效供给不足等均有直接的表现,生产产品、提供服务不能与消费者需求相符。衡阳地区的文化、旅游两个领域同样面临有效供给不足这一现象,常见的问题有文化与旅游相关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产品种类千篇一律,或者是供给质量与效率不高等。无论是出境游市场还是海外文旅产品消费急速增长,均能够体现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解决有效供给问题的必要性。基于此,要想真正实现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使得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更加可行的方法,实现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二) 为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发着手点
立足于社会发展视角,重大技术革命为产业进步与转型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文旅产业也开始从原来的产业分离转型到产业融合的方向。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在于数字化,对比传统技术革命发现,新技术革命使得产业成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产业体系。所以,产业演进过程中,数字技术为产业融合、产业创新带来动力。另外,立足于文化、旅游产业角度,受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衡阳地区文旅产业也开始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扩大了文化与旅游消费规模。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产业边界也随之小消除,从发展范畴、落实层次与水平等各个方面达成深度融合的效果。
三、衡阳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一)存在泛数字化现象
衡阳文旅产业近年来逐渐朝数字化方向转型,产业与新技术之间的融合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但数字化技术只是作为工具得到应用,新技术需要和实体经济相融合附近发展。纵观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发现泛数字化普遍存在,甚至出现了“只有完成数字化转型才能提高竞争力”的错误想法。此外,文旅产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期间,依然存在过热、非理性的现象,比如逐渐文旅部之后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概念,但是这些新概念并不能完全被市场接受,所以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需要解决泛数字化的问题。
(二)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制度与规范不完善
数字经济伴随的是信息化时代发展与进步,更是面临法规制度、个人信息安全与互联网安全等问题。数据是当前时代环境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在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但是数据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无论是属性和使用权的确定,还是数字文旅产品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均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文旅产业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与之相关的制度与规范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数据使用、互联网安全相关制度,甚至阻碍了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另外,消费者面对数字文旅产品,可能会因担心泄露个人信息而不会提供重要信息,这也是阻碍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客观因素。
(三)政策支持不充分
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产业中属于一种新业态,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近几年信息技术在文旅产业中运用已经逐渐探索出非常成熟的体系,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大量文旅产业的文件,其中包括文化、旅游、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在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上获得显著成效。但是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撑还有待加强,尤其是顶层设计层面与之相关战略规划、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等不够完善。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进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行业领域参与,但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不够成熟,成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阻碍。
四、衡阳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建议
结合衡阳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更是扩大了文旅消费规模。根据一直以来总结的经验,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除了要体现数字技术的引导性,还要结合衡阳文旅产业实际情况,开发智能化、线上企业服务等全新模式,提高当地文旅产品、文旅服务质量。所以,在此目标引领下,针对衡阳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文旅产业基础,解决泛数字化问题
衡阳当地文旅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产业升级、创新以及融合的必经途径,各项先进技术也逐渐实现了与文旅产业的融合,提高线上旅游、数字文旅产品发展效率。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当地文旅活动开辟了线上模式,例如云娱乐和云看展等,促使线上服务消费在当地以至于产业内得到整体发展,由此也认识到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意义。实现融合发展这一目标,首先应该抓住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会,带动产业本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需要培育出文旅新业态,以此来满足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深入挖掘潜在消费潜能。其次,注重文旅产业基础设施,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赋予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加大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力度。最后,衡阳当地的文旅企业应该在数字技术研发上给予支持,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势文旅产品,促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能够存在于全生命周期乃至于全产业链中。
(二)立足多个维度,完善行业制度规范
文化与旅游两个产业均是制度规范的约束下,才得以持久发展,其间尤其要重视人才培养,只有培养专业人才,才能够深入落实相关制度,发现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潜在问题。结合衡阳地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进程,发现制度规范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人才培养有关制度。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期间,既要保证从业者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熟练应用各项数字技术。所以,数字化人才培养以及有关制度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为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所需人力资源。文旅企业可以和当地高校合作,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试点,通过增建设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培养行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在现有制度政策基础上做出调整,可以吸引一些数字化人才,为其职业发展提供相应地发挥平台。在文旅产业和高校合作期间,双方共同创建实训基地,提高人才技能水平,将以上内容作为制度重点,培养行业数字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也可以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文旅产业转型,需要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制度。这里提到的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即充分体现文旅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功能。通过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制度,不仅可以节省资源,扩大文旅产品与相关服务在衡阳地区的覆盖规模,还可以加强数字技术在行业中的渗透,从拓宽文旅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空间。首先,设定了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目标之后,要对文旅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与制度加以完善,尤其要优化公共服务顶层设计。其次,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根据衡阳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引进新的综合服务设施,为当地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且丰富的产品,继而提高文旅产业管理服务效能,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融合制度促进产业进步。
(三)政府部门出台发展政策,催生融合发展新业态
今后衡阳地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想形成新生态,务必要有多层面政策作为支撑,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形成产业融合发展长效机制。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系统,发挥出数字技术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其次,以数字文旅产业为对象,出台一系列管理规范与行政条例等,在当地创建适合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环境。再次,政府出台促进融合发展的可行举措,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有关指导意见的指引下,确定产业融合发展基本方向,明确实践任务与转型方法,将其作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项目,在文旅产业发展进程中建立长效机制。最后,文旅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期间,由政府部门提供财税政策,创建数字文旅产业专项资金,还可以在衡阳地区设置示范项目,为其他文旅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动力。
(四)优化顶层设计,促进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有专门的文化与旅游部门作为引导,政府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规划编制的指导,编制内容包括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等。根据我国现行《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的要求,衡阳地区文旅融合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有非常扎实的基础。此外,政策本身具有引导作用,使得文旅产业协同机制更为完善,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推动文旅融合,并随之探索新模式与新业态。顶层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文旅部门确定的工作方向等,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法律法规。设置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文旅企业融合发展与转型,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数字化宣传力度,让更多文旅企业参与到融合发展队伍中。
(五)健全产业政策体系,实践文旅融合新发展
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当前乃至于今后衡阳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生态。数字文旅产业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有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和数字化文旅产业长效发展机制。
第一,搭建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市场环境,优化衡阳地区文旅产业数据平台,充分表现出数字技术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放大作用。结合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现状,需要以数字文旅产业发展为对象,优化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规范,通过严格考核体系、管理制度等约束产业发展,在衡阳地区数字文旅产业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现有措施基础上,对于数字文旅的用地、用能等层面,还需要给予重点支持,根据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相关建议,确定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基本方向、原则、创新方式,而且要将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作为“十四五”文化及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从而发挥出文旅产业长效机制的促进作用。另外,财税政策也是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建议在衡阳地区创建专项资金,对金融机构进行鼓励与引导,使其在数字文旅产业中为示范性项目、重点项目提供信贷,为数字文旅长效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带动文旅产业与公共服务深入融合。文旅产业与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是“文旅服务群众”最为现实的体现。结合衡阳地区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现状,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不仅可以达到节约资源效果,还有利于拓宽文旅服务的影响力、加强数字技术在产业中的渗透,使文旅融合空间更为广阔。建议将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加强文旅公共服务顶层设计。对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需要加强统筹建设,定期更新、升级当地文旅综合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优质文旅服务,使群众可以获得幸福感。作为文旅管理部门,更应该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能,作为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所必需的“服务器”,带动文旅产业和公共服务之间的深度融合。第三,优化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一直以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均为人才培养,在实现行业数字化转型期间,更应该对融合型人才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衡阳地区实现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时,一方面培养兼具文化、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还需熟练应用数字化技术。所以,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十分关键。在当地原有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建议与高校合作,融入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所需数字化的一些课程。高校中专门建设文旅产业实训基地,提高大学生数字化技能实践水平,为今后衡阳乃至于全国的文旅产业培养数字化人才。此外,当地有关部门需要出台一些政策,起到吸引数字化人才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当中,为人才创建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文旅产业与数字经济等相关行业,可以组建发展协会和人才培训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培养文旅产业数字化人才,有效提高所有从业人员数字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衡阳文旅产业在数字化转型与建设过程中,逐渐确立了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目标。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作出总结与分析,必须发挥出政府部门指导作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政策体系,为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也可以发挥数字技术指引作用,带动衡阳当地文旅产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盛婕,霍丽娜.地方直播产业对建设浙江数字经济重要窗口的影响力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10):49-52,64.
[2]李亚男.数字经济背景下文旅企业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21(9):64-67.
[3]董惠敏.数字经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公众的认知与期待[J].国家治理,2021(23):40-48.
[4]李婷.浙江省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7):4-6.
[5]潘云.数字经济助推无锡文旅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1):137-140.
[6]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课题组,邓立,唐宁,陈卓,胡瀚文.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J].重庆行政,2020,21(4):106-107.
[7]周枣,王晓静,薛奕曦.智能科技助力文旅产业应对疫情冲击[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9):46-49.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2021B(Ⅰ)001号)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