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一)_衡阳社会科学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 >成果展示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一)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一)

    访问量:13700    发布时间:2014-02-26    【字体: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一)

市社科规划办

 

按语:2006年,市社科规划办立项资助了一批市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部分项目完成研究和结题工作。现将部分结题成果摘登,以供读者参考。

 

项目名称人口学视角下和谐衡阳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多来,南华大学教授

成果概要

1、衡阳市人口自然结构。①年龄结构: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衡阳市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的人口为158.88万人,占23.42%15-64岁的人口为470.92万,占69.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8.72万,占7.18%。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74个百分点。②性别结构:全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0116.19,湖南省为100126.19,是中国7个超120的省份之一,而衡阳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又高居全省第二,高达151.4。仅仅2005年出生人口中,男性就比女性多出近2万人。依据这样的人口出生性别比,到2020年,衡阳市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就有15万多人将找不到配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这必将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家庭婚姻生活,制约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衡阳市人口经济结构。①职业结构:2006年末,全市就业劳动力391万人,本年新增就业人员6.17万人,增长6.4%,其中城镇新增5.82万人,增长7.8%。下岗职工再就业4.62万人,增长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②消费结构: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更新,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36元,增长1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其中食品支出2789元,增长15.97%;衣着805元,增长31.75%;交通及通信支出688元,增长29.1%;居住支出603元,增长9.24%。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21%。平均每百户拥有轿车、家用电脑等耐用消费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17元,增长10.6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5%

3、衡阳市人口社会结构。①婚姻家庭结构:衡阳市家庭暴力(含肉体和精神暴力)时有发生,离婚率不断攀升,发生情况在全省处于中游。约有2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情况,但反映到有关部门,发生上诉或司法行为的不到2%的比例。城市家庭精神暴力现象较多,农村特别是边远山村家庭以肉体暴力居多。衡阳市近年来总体离婚率在11%左右,城区与县区相差不大。②民族结构:衡阳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衡阳有少数民族人口1.68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25%,但少数民族成份多达50个。少数民族人口排前10位的有瑶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壮族、回族、侗族、满族、彝族、布依族。12个县市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少数民族的教育状况和就业状况很不均衡。③知识文化结构:2006年衡阳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提高0.2个百分点;在校学生辍学率0.9%,下降0.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9.7%,上升0.2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1万人,增长4.9%。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环境,各类高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都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2006年衡阳市完成国、省科技计划立项共48项,超额完成23项。其中列入国家科技计划15项,列入省计划33项。

4、衡阳市人口老龄化特点。①数量大速度快。全市常住人口为678.49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72.42万,占总人口的10.67%。预计今后几年,衡阳市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继续上升,每年有近4万人进入老龄人口行列。②老龄贫困严重。衡阳老年人口日益增多,而经济上又跟不上步伐,这就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更低。贫困老年人132826人,占总人口的1.9%,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而且农村贫困老人是城镇贫困老人的近十倍。

5、衡阳市养老保障对策思考。①拓展多元融资渠道:老有所养。坚持“政府出一点、企业掏一点、个人捐一点、彩票集一点”的基本原则,保证全市的养老金来源持续可靠,真正实现整个雁城老有所养。②建立新型医疗体系:老有所医。社区可以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中发挥作用,大力普及卫生保健站。使老人在社区内就近接受医疗服务,举办“家庭病床”和“社区病床”,实行医生“三包”(包户、包单元、包栋)。一方面方便老人就诊,另一方面降低医疗费用。③增加老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发展老龄产业,进一步培育和引导老人社会参与。④注重老人精神慰籍:老有所乐。⑤加大政府关注力度:老有所保。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项目名称衡岳文化与现当代衡阳作家群研究

项目负责人董正宇,南华大学副教授

成果概要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湖南现代化历史进程,衡阳大地孕育出了一大批在现当代中国文学各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编剧和评论家,他们撑起了赫赫有名的“文坛湘军”的半壁江山。综观之,这一阵营强大的衡阳地域作家群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群体亚型。一是雄踞大陆文坛的本土作家,主要成员有陈衡哲、唐浩明、残雪、郭龙、罗成、刘和平、李升平、胡丘陵、江堤、吕宗林、郭林春等人。二是活跃在台湾文坛的异乡作家群,主要成员有:琼瑶、洛夫、龙应台、上官鼎等人。衡阳作家群横跨海峡两岸,他们的创作贯穿了中国20世纪文学的始终并延续至当下新世纪文学。衡岳文化传承久远、积累深厚,受其熏陶和影响,现当代衡阳作家群地域共性鲜明:

一是具有大胆创新、勇于担当的“锐”性特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当代衡阳作家深受衡岳文化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影响,体现出一种锐意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衡岳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匡时济世的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浸润和熏陶下,衡阳作家把社会的责任感融化到了自己的骨子里,进而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使得衡阳文学强烈关注现实,勇担社会责任的特色鲜明。

二是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怀浓烈。描绘绮丽的自然环境,展示多彩的乡风民俗,书写纯朴的风土人情,演绎七彩的生活画卷,抒发深挚的眷恋之情,表现独特的文化心理,衡阳本土文学所表现出的明显的地域特征。

三是阳刚与阴柔并行的文学风格。一方面,衡阳有湘江、耒水、蒸水三江流经,南岳衡山五岳独秀,汩汩流水,灵秀山峰,赋予衡阳人自由奔放、忧思久远的品格;而天空上自由翱翔而又规整的雁阵更是孕育出衡阳人崇尚优柔灵性生活情趣的一面:立足故土想象他乡,探索未知,富于浪漫主义气息。这些都使衡岳文化沾染上几分阴柔、浪漫、和谐气质。另一方面,衡岳文化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为衡阳人具有胸怀天下的高远情怀;衡岳文化具有“六经责我开生面”,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体现衡阳人具有勇往直前,锐意创新的胆识;衡阳保卫战中的抗日将士,革命英烈夏明翰等衡阳人身上体现出一种永不屈服、敢于赴死的血性。以上种种文化因缘汇聚又使衡岳文化呈现出一种庄重、刚健和雄强的气质。双向作用的结果,衡阳作家在文学风格上呈现为二水中分、刚柔并行的双面性。以唐浩明、胡丘陵、刘和平等人为代表,尽显庄严、稳健、阳刚之美。以琼瑶、残雪、郭龙、江堤、上官鼎等人为代表,他们的文学作品则呈现出一种清丽、柔美、诡异的文学风格。

 

项目名称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向志,南华大学副教授

成果概要

当前,衡阳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探索、起步、培育阶段。衡阳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思想观念落后;结构欠合理;③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④经营状况低于全市平均水平⑤从业的单位和人员较少等。针对这些问题,不要躲避或视而不见,也不要过多地担心或害怕,而要勇敢地去面对。

要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措施:①转变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衡阳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传统文化观念,实现文化观念的创新。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办文化”向现在的“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确定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推进衡阳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对市内文化资源进行大整合,培育和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衡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促进衡阳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加强研究,大力培育特色文化品牌。特别是加强对衡阳历史文化遗产如南岳宗教文化、船山思想文化、石鼓书院文化、蔡伦科技文化等的研究、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③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要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要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列;要扩大政府财政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和导向作用。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税收上进行优惠,用地上给予支持,产业政策上实行倾斜等。⑤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要积极发现和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发挥他们在传承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要培养和引进文艺名家、文化研发人员,鼓励他们多出原创性作品,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员、文化企业家、传媒家等各类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产品的传播,从而为加快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项目名称衡阳市休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项目负责人周松秀,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成果概要

发展衡阳市的休闲旅游产业,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休闲旅游宣传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休闲旅游宣传和策划力度,打造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在不同的时期,对具有品牌力量和个性魅力的休闲旅游胜地进行宣传促销,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加大道路、通讯、水电、房屋、绿化等基础设施的改建力度。继续加强南岳旅游区的建设与维护。在不同的时期可根据季节推出不同的休闲旅游项目,除了传统的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等项目外,夏季可利用水帘洞景区,打造避暑休闲胜地;春节黄金周期间,发展祈福求寿游、素菜美食游、宗教文化游和观冰赏雪游等主打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营造公园和睦的休闲气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场所功能,刺激休闲旅游经济发展。

衡阳市休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无形资产,以求衡阳休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衡阳市旅游无形资产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旅游商贸文化和商誉与企业文化。旅游无形资产的合理开发利用,能使衡阳市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也是衡阳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发展休闲产业的重要资源保证。合理开发利用衡阳市旅游无形资产拟采取的对策是:加强旅游无形资产评估。重视旅游无形资产管理与开发。重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联合其他文化行业,突出重点,打造旅游品牌。衡阳市的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如花鼓戏、渔鼓等的弘扬,一方面要利用现代科技加以改造,让其演绎手段、形式和内容都能体现当前的时代特色;更重要的方面是联合其他文化企业,借助于文学作品和文艺创作,搬上荧屏,将其文化魅力展示在世人眼前。湖南是文艺人才辈出的地方,花鼓戏本土文化的诠释可以请湖南的大牌歌星进行演绎,如宋祖英、汤灿、陈思思,用名人效应将本土文化进行推广,让衡阳市的本土文化旅游资源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在衡阳市区建设雁城文化主题公园,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浓缩和积聚,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之路。

 

项目名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项目负责人何小英,南华大学副教授

成果概要

承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经构成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承受者。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了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第一,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传统文化中一些精华的东西将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产生积极作用。中国传统之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少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公正、诚实等原则,这就是所谓“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主张“义然后取”。剔除在“义”“利”问题上的封建性糟粕,其重义轻利的基本思想与市场经济盈利原则所诱发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如能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有助于消解市场经济盈利原则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二,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切地潜藏于大学生的灵魂深处,成为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大学生长期产生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对知识能力结构的选择。如大学生受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一度重视理科,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种影响的表现。

要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打印本文]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