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二)_衡阳社会科学 
当前位置: 首页 >社科研究 >成果展示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二)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二)

    访问量:4715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26    【字体:

 衡阳市社科基金课题成果摘登(二)

 
项目名称:衡阳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及战略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发表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项目负责人:欧盛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成果概要:
为积极响应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衡阳市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本课题从衡阳与湘潭的比较研究入手提出了衡阳高等教育发展定位及战略的基本思路,大体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衡阳高等教育及衡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衡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近几年衡阳高等教育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无论从数量、规模、层次还是核心竞争力方面均不如同是地级市的湘潭市,与衡阳人口、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在衡高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的整体实力有待加强。(2)衡阳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衡阳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加快转变的过程中,工业是现阶段推动衡阳市经济发展最重要、最主要的力量。输变电、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已显露雏形。衡阳经济发展面临五个极好的机遇,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发展,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发展质量不高等。
2、衡阳高等教育发展定位
(1)办学规模要进一步扩大,力争到2020年衡阳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5万人。(2)办学层次及结构应定格在以本科教育为主,本、专(高职)结合,同时兼顾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主要是管理和技术学科人才的培养。(3)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定位在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研究型专门人才。(4)学科与专业结构定位上要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工科为主,医、理、农、法、管等学科同时并举。
3、衡阳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赶超、特色加协调
(1)赶超发展战略。即衡阳高等教育发展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校声誉等综合实力到2020年前由全省第三位进入第二位,打造1所高水平大学。在战略步骤上,要实行两步跨越。第一步,到2015年,接近或达到湘潭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国际名牌大学来衡办学,力争本科院校达到4所,高职学院(专科)达到6所,成人高校3所。第二步,到2020年,进入湖南高等教育第二位,超过湘潭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2)特色发展战略。经过努力,形成衡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色。借助外力,实行开放、服务、共建的办学模式,形成每所高校的办学特色。(3)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确立为大力发展“两头”,积极发展“中间”,也就是大力发展研究生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本科教育。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实行校企联姻,发挥人才的辐射作用。加强部门协作,扩大投资渠道。通过产业化项目开发推动重点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 促进高新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促进衡阳高等教育的发展。
 
项目名称:衡阳常宁塔山瑶族乡语言岛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项目负责:孙叶林,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研究成果概要:
本课题选择的研究对象——湖南衡阳常宁市蒲竹塔山瑶乡,历来汉瑶杂处,属于典型的瑶语和汉语方言接触地区。作为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蒲竹塔山瑶乡地处常宁南部,与桂阳、永兴、祁阳县接壤,总面积85.7平方公里多深山老林,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封闭。蒲竹塔山瑶乡辖13村、1939户、7868人,其中瑶族占48.9%。从湖南瑶族的语言分类来看,常宁蒲竹塔山瑶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勉语”中的“尤勉方言”,为典型的瑶语。蒲竹塔山汉语方言则属于赣方言。在蒲竹塔山,不少人兼通常宁方言和瑶语,两种语言接触十分频繁。
研究者于2008年7月和2009年7月,两次深入瑶乡,对当地语言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步骤:1.根据民族语言调查法制定调查表格(选择了3000多条词语和100个句子);2.要求发音人依次说出调查表中的3000多个词条和100个句子,调查者用录音笔录下发音人的发音及当场用国际音标记下每一个词条及句子的发音情况。3.逐一整理和核实发音情况。调查结果如下:
1.塔山瑶族乡语言使用情况非常复杂:有使用单一瑶族语言的;有使用单一塔山汉语方言的;有同时使用双语瑶语和塔山汉语方言的。
2.塔山汉语方言系属赣语,塔山瑶语系属勉语。
3.塔山瑶语与周边汉语方言相互影响,主要情况是塔山汉语方言对瑶语(勉语)的影响强烈,语音方面声母数量减少,韵母借用了汉语方言的[ə],声调调值类型减少;词汇方面瑶语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影响相对要少一些。
4.塔山瑶语使用人数逐渐减少,尤其是只用单一瑶语进行交流的人数逐渐减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消亡。塔山瑶族乡的瑶语任具有一定的活力。
 
项目名称:衡阳民歌之“田歌”研究
成果形式:论文(发表于《中国音乐》2009年第3期)
项目负责人:段桥生,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研究成果概要:
在衡阳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汉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众多民族同胞。千百年来,纯朴勤劳的各族先辈们在共同创造祖国历史、进行民族融合与交流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民间音乐。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各民族的发展、繁衍与变迁,是各族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起到了继承并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凝聚族群、培养纯朴、善良、敦厚的民族性格等功能。
田歌,是指人们在田间地头忙农活时而唱的民歌。它在衡阳地区较为普遍,各县都有按自己的演唱习惯而流行的各种不同形式与风格的田歌,它们所表现的内容、歌唱环境、调式调性、旋法等既互相关联又各有特色。
1、衡阳田歌的种类
(1)犁田歌。男人们往往在扶着犁犁田时喜欢“打山歌”,歌唱内容多为幽默、调侃性的,也有歌唱与农活有关或男女爱情的。
(2)扯秧歌。“扯秧歌”是指人们在水田里弯腰扯秧时为缓解疲劳而歌唱的田歌,一般由女性歌唱的较多。
(3)插田歌。春插时节,插田是较为辛苦的一件农活。插田歌是为了“解乏”、活跃气氛与情绪而唱的山歌。
(4)梾田歌。“梾田”是指在将秧苗插入水田后一周左右,人们手扶梾田棍,在水稻田里一行一行地用脚(也可以弯腰用手)除草(将田里的稗子及杂草踩入泥中)的农活。“梾田歌”是人们在梾田时歌唱的田歌,多为歌唱爱情或希望能获得丰收的内容。
2、衡阳田歌的艺术特色
(1)唱词特点:词体结构短小,既有固定的唱词,也有即兴创作;内容包罗万象,常常以歌唱劳动与爱情为主,艺术形象鲜明;多为七字句四句体,也有“垛句体”的连环山歌或句数不定的“散体”山歌;一般田歌都带有字数不等的“哎”“也”“啊”“哟”“呃咧”“来”“哦”等衬词作自由的拖腔。
(2)旋律特点:五声徵调式最为突出,音乐以自由拍子为多,歌唱发挥空间大,结构较自由,虽然以二、四句式常见,但乐句并不规整;音调流畅、细腻,辽阔悠扬,线条起伏明显;表现方法生动、朴实,音乐与地方方言的语调关系极为密切,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衡阳地区丰富多彩的田歌宝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从各个角度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顽强的斗争精神。然而,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潮的兴起,当前的农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耕作务农的身影,导致“田歌”演唱后继无人的断层局面,这是需要政府及音乐文化工作者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的一个社会课题。
 
项目名称:人本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研究
成果形式:系列论文(发表于《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项目负责人: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许银英馆员
研究成果概要:
一是阐析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理念。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分析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的内涵、意义、途径、保障。本课题指出,图书馆服务文化就是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图书馆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的服务文化。建设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尤其要以此理念审视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服务方式的改进,服务内容和手段的创新。本课题指出:认识人:确立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基本内容的前提;为了人:建设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根本目的;发展人: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规范人:和谐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二是阐析新世纪图书采访的内涵、进行的措施。关于新世纪图书采访内涵的研究,本课题指出:新世纪图书采访首先应该对读者、社会、图书馆馆藏情况进行十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类别研究,高等院校图书采访还必须对院内各教学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应该要对图书采访进行总体规划和网络设计,以确定采访范围及内容。关于传统图书采访与新世纪图书采访的关系的研究,本课题指出:新图书采访要做到本馆的电子馆藏和馆外电子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采访力求快、新、全、真、深。关于新世纪图书采访的重要性及改革举措的研究,本课题指出:新世纪图书采访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图书馆中的作用及位置,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关于新世纪图书采访员应具备的素质的研究,本课题认为,新世纪图书采访员至少必须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网络信息处理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
 
项目名称:和谐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
成果形式:论文(发表于《青年科学》2009年第12期)
项目负责人:邹燕矫,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研究成果概要:
和谐思维强调的是发展中的人的主体性地位,追求的是人自身及其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要以和谐思维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本课题研究:强调了和谐思维方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迫切性。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成绩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难题。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思维方式具有的特性,即系统合生性、差异和合性、主辅序级性、生生平衡性。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如何贯彻和谐思维方式,即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辩证看待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正确区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教育。
本课题研究解决了如何以和谐思维指导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突破了传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推动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打印本文]



Copyright © 2017 衡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21001 湘ICP备17012285号-1